查看原文
其他

《种子的故事》读书会分享

夏艳 茶路心语
2024-09-05


各位老师晚上好。
我是夏艳,很开心今天由我来读书分享。年初当志愿者问我选择几月分享的时候,我毫不犹豫选择五月,我2019年5月进入壹木读书会,现在正好是四周年,5月分享对我来说有纪念意义。感恩在读书会学习了四年,特别是去年在丸子老师的带领下,一年观察一棵树的项目化学习,对我促进很深。今天的分享,不免会有错误,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我分享的书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种子的故事》。分享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介绍第二部分:10个种子有关的故事第三部分:总结


    作者介绍

《种子的故事》作者乔纳森·西尔弗顿是英国米尔顿·凯恩斯(MiltonKeynes)空中大学(Open University)生态学教授。这所大学名前面的米尔顿·凯恩斯新城(MiltonKeynes)在英国的白金汉郡,空中大学也叫开放大学,英国开放大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远程教育机构。

后来,我看了西尔弗顿的第二本书, 《与达尔文共进晚餐》,书中介绍他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生态学教授,可见作者换到了更好的学校任教。


乔纳森·西尔弗顿是顶尖生态学家,专攻植物族群生物学,尤其是以生态变迁与植物演化关系的研究见长。说到演化,他在《与达尔文共进晚餐》这本书里还写了他家族的姓氏也在不断演化的。

西尔弗顿( Silvertown)的祖父出生在波兰,本来姓西尔伯施泰因( Silberstein)。在他祖父4岁的时候,一家人移民到英国,最后他的祖父在那里开了一家裁缝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这个听起来像德国人的名字对生意很不利,所以大约在1914年的时候,他的祖父把姓氏变得更像英语,改为西尔弗顿。这种变化是对当地情况的一种生存适应,在进化过程中,这样的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后来,他的生意兴隆,家族也不断壮大,现在他认识的所有姓西尔弗顿的人都是他祖父的后代。

我还看了一本西尔弗顿的书,书名是《为什么不是200岁》,人为什么不能活到200岁,标题非常吸引人,可惜这本书我没怎么读懂。



作者西尔弗顿就八卦这么多。
这本书翻译得也很棒,我对翻译者了解得不多。


  10个种子的故事



这是《种子的故事》这本书的目录。

全书17章,每一章都可以单独领出来看。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地球生命传奇演化故事,种子演化反复出现。书里有很多神秘奇妙的种子故事,趣味性和知识性兼有,在准备分享的过程中,我发现舍弃任何一个精彩的种子故事,都有点不舍。最后我还是我选了其中10章种子的部分精彩故事, 第一个故事分享的时间最长,其余的9个故事比较短。


1. 种子的演化故事(第2章)

种子的演化在书的第二章,可见其重要性。种子是如何演化出来的呢?
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陆地上生命来自海洋。现有陆生植物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都源自某个单一物种,这个物种率先从海洋过度到陆地。
那这个物种是什么呢?西尔弗顿说我们只有从现存的植物去反推陆生植物的祖先,以现代的眼光、回顾的角度去审视种子的演化。
那我们从最早登陆陆地的植物开始回顾种子的演化路程。
书上说我们陆生植物是从近似蕨类植物的先祖慢慢演化来的。(也许有人会说不是苔藓是最早登陆的植物吗?让我们惊讶的是,一是苔藓比第一批导管植物出现的时间晚很多。二是苔藓停止了演化。三是有些生物学家认为苔藓可能发生了退化的原因,它们就像是一种失去了导管的库克逊蕨。---来自于《美妙的植物史:生命的根源》
当我们看到繁茂的蕨类植物的时候,是不是以为它们也有雌雄异株,或者雌性同株呢?其实,它是个没有性别的植物,没有精子和卵子,不会发生有性生殖,但能产生微如尘埃的孢子,孢子繁殖这个世代是无性世代。
当孢子成熟后,向空中弹射,在合适条件下发芽长成非常微小的原叶体,原叶体也叫配子体, 这个小小的配子会产生精子和卵子,精卵结合产生受精胚胎,受精胚胎生根发芽。配子体世代才是有性世代。



配子体图片来自壹木读书会张一和王云涯分享的《蕨类植物的秘密生活》


说起来非常简单的过程,可是,从海洋过度到陆地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精子该如何移动呢?
苔藓和蕨类在有性世代,其实还是没解决这个问题,繁殖仍然需要潮湿的环境。所以苔藓和蕨类只能分布于潮湿的栖地。
那演化怎么样让植物的性彻底不再依赖潮湿环境呢?
植物后来演化到把雌孢子保护起来,这样对雄孢子不利,精子必须想办法靠近卵子,游动的方式行不通,那只能是空气做快递员,因此雄孢子慢慢演化成花粉粒。
陆地生物就这样,从近似蕨类植物的先祖演化成第一株种子植物。
根据化石记录,最早的种子出现在泥盆纪(距今三亿六千万)。最早的种子植物是裸子植物,现存的裸子植物种类有银杏、铁树、针叶树。
书中讲了两个早期种子植物(裸子植物)的受精故事,一个是银杏,还有一个是铁树,为什么讲银杏和铁树的受精故事呢?因为它们的受精依然还能看到生命的海洋痕迹。
我们知道银杏是远古植物,银杏雄树的花粉粒通过风黏在了胚珠顶端的小孔粘液上,其实这时候只是定下了一门娃娃亲,因为卵子还没成熟,精子尚待成长。

图片来自赵云鹏在壹木读书会分享的《银杏:被世界遗忘的树种》

这是赵云鹏老师在壹木读书会分享的《银杏:被世界遗忘的树种》里的银杏胚珠里面的结构图。卵子四个月后成熟(4月初开花,8月成熟),成熟后进入花粉腔,花粉腔充满液体,如小小的海洋。
一切准备就绪,花粉粒送出两个精子。两个精子外围有上千条排成螺旋状的鞭毛,鞭毛干什么用,游泳用的,鞭毛就是水生向陆生进化留下的痕迹,精子就由这些不停拍打的鞭毛推动。下面发一个赵云鹏老师分享的精子在花粉腔里游动的视频↓


视频来自赵云鹏分享的《银杏:被世界遗忘的树种》

铁树的生殖系统和银杏类似,只不过铁树的精子更大,由数万条鞭毛推动,铁树种子依然按海洋的配方形成。
其它的裸子植物怎么受精的呢?这是壹木读书会赵磊分享松树的花粉,花粉有两个气囊。

图片来自壹木读书会赵磊分享的《花儿的私生活》
针叶树大幅度修改海洋的生殖配方,与海洋有关的部分全部消失。比如松树、云杉等针叶树的花粉粒有翅膀,能够在空中飞翔。
后来,植物演化到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由子房包覆,保护得万无一失。
西尔弗德说:种子是个便当盒,胚胎躺在里面,此外,还有妈妈准备的食物——胚乳。胚+乳,我们也可以变相理解成妈妈的乳汁。

胚乳是如何演化出来的,这就是我分享第一个故事的重点。我2022年在观察一棵树樟树果实的时候,很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胚乳。
紫色是成熟樟树果实,绿色是未成熟樟树果实。
樟树果实和种子解剖图片来自紫叶
↑↑↑这是8月初观察一棵树樟树组紫叶解剖的两个嫩樟果果实图片。大家讨论琥铂色的果冻,是什么?像猪腰子一样的是什么?
后来随着跟进观察果实的长大,发现种子里面的内容物变白色了。↓

白色部分我解剖了,两片大的是子叶,中间小小的是胚芽胚轴胚根。↓

这时候回过头想那对猪腰子图片,我明白了,那个琥珀色果冻才是真的胚乳!





在果实成长的初期,种子是有胚乳的,随着种子的长大,慢慢胚乳变小,直到消失。
我惊喜地发现自己看懂了樟树果实里面的种子结构,于是,我兴奋地在图片上标注了这两个种子的详细结构。发到一棵树群里,和大家分享↓↓↓



胚乳怎么不见了,这其中发生了什么故事?
这时我再去重新翻看《种子的故事》这本书,我发现我终于看懂了。书上说植物生命的演化故事离不开双受精,一个精子发育成受精卵,受精卵是胚胎,一个发育成受精极核,受精极核是胚乳。
胚胎和胚乳如同兄弟手足,在双子叶植物中,胚胎的发育过程需要的营养由胚乳提供。也就是说发育中的胚胎寄生在胚乳上,吸取它的营养长大。


部分被子植物种子的发育,却是牺牲兄弟手足的发育,以手足为食。那胚乳为啥甘愿牺牲自己,成全兄弟呢?
这就要讲到被子植物演化到某个时间点,胚乳发生了基因突变,获得了母体两组染色体,原来胚乳中母方和父方的基因比是1:1,现在成了2:1。胚乳虽然也是精子发育来的,但是因为是三倍体,没有生殖能力。
听到这里,如果还没听懂的话,作者还用蜜蜂这个社会性昆虫的例子让我们明白动植物演化讲究合作共赢。在大自然中,照顾后代(像胚乳的任务)和产生后代(像胚胎日后的任务)彼此分工相当常见。
比如,社会性昆虫蜜蜂中的工蜂为了整个蜂群收集食物,哺育女王产下的幼蜂,但本身不繁殖。没有生育能力的工蜂是不是像极了胚乳呢。
其实达尔文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这是整个自然选择演化理论最重要的问题,自然选择不仅适用个体,也适用整个族群 。
天择演化都是朝着有利于这个种族繁衍的方向行进。只要这个族群的基因能传递,个体的牺牲又算得了什么。也正因为这样的舍小家顾大家的演化,植物最终打造出越来越多的种子,适应了陆地的生活,出现了更多开花的被子植物,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现在我们是不是要感谢一下,感谢胚乳成全大局,为自己种族走到现在,做出了贡献!
我就是这样被西尔弗顿的演化的故事一步步深深地吸引着,种子的演化故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达尔文的生命之树。
生长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很幸运,是被演化之光照亮的一代人。
生物学家多布然斯基(有的人说多布赞斯基)说过一句话:Nothing in Biology Makes Sense Except in the Light of Evolution。如果没有进化论的光芒用照耀,生物学中的一切理论将变变得苍白无力。                   ---特奥多修斯·多布然斯基                     (Theodosius Dobzhansky)

2. 种子与性的故事(第3章)

我分享的第二个种子与性的故事在第三章。

我们都知道种子是从性而来,但是,最早开始对植物和动物的有性生殖做科学探讨,是在欧洲17世纪启蒙运动初期,这个时期相当于清朝。

到18世纪,生物分类学之父林奈提出了植物性别分类系统。他阅读了许多前人关于植物的性这方面的著作,1730年,他把心得写在一篇文章里,献给教授作为新年贺礼。
其中有一段特别唯美:

花瓣本身对繁衍并无贡献,只是新婚的床,造物主将其布置得如此美丽,加以珍贵的帷幔装饰,添上甜美的香气,好让新郎和新娘在此举行婚礼,隆重而庄严。新床布置停当,新郎将新娘拥入怀中,两情缱绻……看哪,花朵挣脱萼片,由蓓蕾中绽放!再看,植物的生长、形态与外观,有千处相同,又有千处相异!……

郁金香图片
我每次看到花朵盛开都会想起林奈这段对性的唯美描述,让人由衷感叹大自然太美啦。


3. 种子与细菌的故事(第6章)
在第一个千禧年前后,有一个可怕的瘟疫在欧洲横行了几个世纪,让患者受尽折磨,死前四肢从身体脱离。

图片来自网上


这就是真菌家族中的麦角菌感染禾本科的故事。 


 图片来自网上
我们都知道好多被子植物会合成生物碱、酸,花青素抵御昆虫或者恶劣生存环境。但是,玉米和黑麦一类的禾本科植物和一般的被子植物不太一样,它们没有化学防御成分,没法阻止动物拿它们当大餐来享用。寄生在禾本科上的的麦角菌却含有多种有毒的生物碱,能对神经系统起强烈的作用。
有些真菌都很聪明,演化路上积极地和禾本科植物建立各种不同的关系,有的和植物关系友好的菌类,甚至放弃有性生殖,借植物种子传递后代;与植物关系不好的的菌类,没办法 只好自己以有性方式繁殖。麦角菌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用植物种子壮大自己种群的例子。

4. 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种子的故事
(第7章)

 世界上最大种子是海椰子,《DK 博物大百科》这本书叫巨子棕。
图片来自网上
图片来自《DK 博物大百科》
海椰子最早在印度洋马尔代夫海滩上发现,其实它的原产地在非洲塞舌尔群岛。两地相距2300公里。难道海椰子演化出23公斤重的种子是为了游泳,游像2300公里外的马尔代夫?



这又和演化有关系,用大陆漂移理论可以完美解释。大陆带着相同的植物漂移,并不是植物从一个大陆迁移到另一个大陆。

大陆漂移理论:在二叠纪末期是像拼图一样对接在一起形成超大陆。印度洋板块形成于九千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大约在五千到五千五百万年以前的新生代的始新世时期和亚洲撞合,这一时期,印度洋板块移动约二千到三千公里距离,比已知的任何板块移动的速度要快。)


海椰子的祖先最早是栖息在干燥的地方,后来随着印度半岛北移来到潮湿的岛上,为了和高大的树木争夺光线,种子因为自然选择愈长愈大。种子伸出长长的养分输送脐带,像绳索一样延伸10公尺,种子的养分可达4年之久,慢慢输向幼苗。就这样,海椰子在演化的驱使下,发展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种子。

海椰子种子内部的胚乳在早期呈胶质状态,成熟后变得非常坚硬。大量的胚乳使得海椰子的种子密度很大,投入水中就会沉底,无法靠海洋传播。巨大的种子也不可能靠动物或者风传播。
                       ——来自于《植物私生活》

原来呀,海椰子演化出巨大的种子,不是为了漂浮远行,而是为了让它在栖息地发芽时有足够的养分。

世界上最小的种子是兰花种子。

兰花种子因为非常小,妈妈携带的养分自然不够,所以寄生在真菌上,人们经常说空谷幽兰,那是因为潮湿的山谷适合真菌生长。




图片来自网上


5. 有翼的种子传播故事(第10章)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大家是不是以为全部来自鸟类的灵感?答案是:不,灵感来自于植物的智慧。


我们先了解三种飞翔的种子。

第一种:“降落伞式”飞翔的种子,比如蒲公英、柳絮等等。



第二种:有双翅膀滑翔的种。双翅膀种子中最擅长飞行的,是乘风滑翔的藤蔓植物翅葫芦,一般产于热带雨林。




第三种:单侧翅膀飞行的种子。这种种子能直升起降,而且比滑翔的种子更为常见,比如白蜡和枫树种子。


图片来自《种子图鉴》




书中说:鸟类飞翔引发人类飞行的愿望但人类飞行所需的动力,却并非像鸟类一样拍动翅膀就能获得。我们最终能征服天际,靠的不是摹仿鸟类,而是学蓟花一样跳伞(第一种飞翔种子),学有翼的种子一样滑翔(第二种飞翔种子),学枫树的果实一样直升起降(第三种飞翔种子)。


这是澳大利亚人伊戈艾垂齐设计的一艘滑翔机,飞机的机翼,形状灵感来自第二种飞翔种子,翅葫芦的种子。

图片来自书上


6. 种子的命运(第11章)

土壤是种子的避难所,种子为了活着,为了发芽各显神通。

书中举了野生大麦的例子,野生大麦具有又硬又长的芒毛,在风中不停颤动,就像打桩机,让竖直的麦子插到土壤缝隙里。

 
我以前玩的野燕麦也有这个特点,遇到下雨天会打桩,特别有趣。↓



植物自己做不到的事,会用计谋或行贿动物帮忙。
很多植物种子身上都长了脂肪瘤,称为油质体(elaiosome),这可以吸引寻找食物的蚂蚁,蚂蚁是传播种子的最佳帮手。↓


图片来自壹木读书会翁溪地菍(叶老师)
还有DNA深冻能让种子的命运发生改变。

英国邱园千禧种子银行里所有种子存放在能抵挡炮弹,冷冻于零下20度的储藏库里。如果地球变暖,还有挪威北极末日储藏库存放了世界上各种谷类种子。

图片来自壹木读书会王钧杰老师

这是壹木读书会2020年在诸暨斯宅举行的导师训练营上,王钧杰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我当时拍的图片。

说到种子馆,我想起了世博会的英国馆。↓

种子馆里的种子就是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

 


英国馆的外观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它是由6万根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将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每一根里都含有不同种类、形态各异的种子。它们可能是一颗松果、一粒咖啡豆,也可能是你叫不上名字的种子……这些种子来自英国皇家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的千年种子银行项目。
    7. 种子与毒素的故事(第13章)
种子为什么有毒?其实它是为了保护还未成熟的后代。
下面我分享书中两个神奇种子毒素故事。第一个是蓖麻毒素成功用于一场国际暗杀事件。1978年乔治马可夫从保加利亚流亡到英国伦敦,在BBC做记者,在上班等公交车的时候,后面的人假装捡掉落的伞,在他大腿后侧注射了毒素,他当时只是有点轻微刺痛,还没意识到被人暗杀,晚上高烧,三天后死亡,几年后苏联情报机关特务承认用的是蓖麻毒素。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是没有胚乳的,只有少数植物有胚乳,蓖麻就是特例,白色的胚乳含大量的油脂。蓖麻毒素是从蓖麻种子中提取的一种植物糖蛋白,在非洲的一些野生蓖麻毒素高的惊人。  

第二个苏铁种子有毒的故事。

关岛(美国海外属地)原住民查莫罗人喜欢吃一种用苏铁种子磨成粉做的一种墨西哥薄饼。20世纪中,当时的人注意到查莫罗人因肌肉萎缩症造成的死亡就占了百分之十。后来科学家通过研究苏铁种子的毒性,一路追溯到苏铁根部的蓝菌所含物质有毒,后来又追溯到上端食物链狐蝠(一种蝙蝠),再到原住民有吃狐蝠习惯,根据毒素一级一级生物放大效应,最后意外收获到发现阿兹海默症和这个毒素也有关,如果不是研究苏铁种子的毒性,饮食中的神经毒素会让人患阿兹海默症,这个发现也许永远不会被发现。
大自然的科学非常迷人,我们要对种子敬畏,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持敬畏之心。

8.油棕榈与油脂的故事(第14章)
第14章向日葵种子演化的故事很有趣,这里我主要分享这章油棕榈种子与油脂的故事。
在一些欧洲国家蓖麻油、棕榈油作为国防重要战略资源,因为燃油中可以加入这些植物油。
可见产生油脂是种子的专长,那为什么有的单子叶种子不是以油脂储存能量,比如我们吃的燕麦、大麦、小麦、壳斗科的种子以碳水化合(淀粉)的形式储存能量?
这和种子的演化和生存条件有关。
寒冷地方的种子不能合成太多饱和脂肪,饱和脂肪一般是固态,太硬,(我们想象一下巧克力,巧克力在冰箱里是固态,夏天室外会融化)。植物许多生化反应是发生在溶液中,饱和脂肪不利于种子发芽和储存。所以在极寒冷的地区有些植物演化成以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存储能量。
书中详细讲了油棕榈的种子成分大部分是饱和脂肪。可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油棕榈种子油脂看起来是固态,而非液态,不是说固态不利于植物生化反应吗?
这是因为在分子尺度下,油类和脂肪具有不寻常特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脂肪在植物细胞里面表现得像液体。
超市里许多食品用的植物油都是棕榈油,比如方便面,薯条,饼干,肥皂等,这都是因为棕榈油油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易变质和不易酸败。
航拍下的热带雨林变成了油棕榈林
油棕榈种子的特性,让它成了很受欢迎的经济作物,这是航拍下的马来西亚的油棕榈林,单一种植严重破坏当地的热带雨林。
 9. 果实、种子与酵母菌的故事(第15章)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酒,酒的发酵离不开真菌酵母菌。第15章主要以大麦为例子讲酵母菌的演化。我们先了解一下葡萄酒酿酒酵母菌。


成熟的葡萄表面的果霜里含有一层微生物。当把它弄破碎发酵的时候,葡萄汁中除了有葡萄酒酿酒酵母菌,还有上百种其它的真菌和细菌,也就是说竞争者无数。
葡萄酒酿酒酵母菌在进化中有很多小心机。它把葡萄中的一些糖转化为酒精(乙醇),酒精其实是酿酒酵母菌阻止其它酵母菌和细菌消耗糖类的武器。让竞争者挨饿、中毒在乙醇中,拒绝让其它微生物共享养分,所以在葡萄发酵过程中,最后获胜的微生物是酿酒酵母菌。
同样道理,酿造啤酒除了大麦种子,离不开啤酒酵母菌的功劳。
科学家从世界各地收集了81种野生或者驯化过的酵母菌株,建立了酵母菌的演化图谱,这个演化图谱就像我们人类的家谱一样,可以追根溯源。
图片来自网上
有趣的是,最久远最古老的酵母菌来自非洲的棕榈酒(以油棕榈的树液酿成)。树液中含有野生酵母菌,人类在非洲,发酵棕榈酒的时候,第一次和酵母菌接触。很巧的是,人类起源于非洲。
人类这个物种相当晚近才步人进化史,我们享受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种子的同时,应该好好记住,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面包和啤酒都有自己的演化故事,甚至比人类的演化古老得多得多。

10. 种子与美食、文明的故事(第16、17章)
最后两章讲得是种子与美食、文明的故事。
食物塑造了我们舌头上的五种味觉受体,告诉我们什么食物是可以吃 ,什么食物有毒。比如,酸味和苦味一般和有毒或者腐烂食物有关。咸味、甜味和鲜味表示食物有营养。
从而人类喜爱的烹饪也成了植物演化路上的驱动力,在盘中为种子迷人的演化之旅保留了一个位置。
世界知名的美食作家哈洛德.马基说:事实上,种子不仅为早期的人类祖先提供营养,还启发了他们的灵感,按照自己的需求塑造大自然。

美食作家哈洛德.马基的书
是呀,上万年的文明动荡史,是由貌不惊人的休眠种子展开。比如烘焙的咖啡豆不仅满足了无数人的口感,也发挥着许多社会功能。法国大革命活动便是在巴黎的咖啡馆中策划,而在大西洋的另一端,波士顿的青龙咖啡馆成了美国独立革命的总部。
书中还有好多精彩的种子故事,这本书信息量大,常读常新,我相信你们阅读后肯定会喜欢上它。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这本书教会了我在欣赏大自然万物外在美的同时,用演化的眼光去发现万物互相关联的内在美,多了一个纬度欣赏和热爱养育着我们的大自然。


      总  结


听了这么的种子相关的故事,现在我们回过头去想想,什么是种子?
在大自然里,种子有原始的生命。然而,在文学作品和想象世界中,种子又有另一种生命。
比如这本书是一颗种子,再比如爱好大自然的我也是一棵种子,在壹木自然读书会土壤中发芽。
达尔文的儿子弗朗西斯.达尔文说过一句话: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一生所种的种子中,成果如此丰硕的就是送了达尔文一本德文书《花朵结构与受精所揭露的自然奥秘》 。

这是世界上最大最老的雪曼将军巨杉树,有2000多岁。它是一颗六毫克的种子长成的,小小的种子蕴含着大大的能量。
老子说过一句话: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我们爱自然的人,每个人都是种子。梭罗说:
我对种子有着莫大的信仰。若让我相信你有颗种子,我要期待生命显现奇迹。                                            ——梭罗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占用了大家宝贵的时间,深感不安,谢谢大家的聆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茶路心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